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香港金融市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

财经消息 2022-12-24 19:21:5443环球时贷

中国基金报记者 叶诗婕 见习记者 郭玟君

2022年即将成为历史,我们又将迎来崭新的一年。回顾过去这一年,俄乌冲突令全球物价飞涨,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引发全球市场大幅波动,全球多国面临经济衰退……面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金融市场难免大幅波动。

然而,走出了疫情阴霾社会日益安定的香港,一方面通过积极推动扩大“互联互通”等举措,不断加强与内地的合作并全方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角色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规则创新及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发展,努力保持在多个金融细分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可谓乱云飞渡仍从容。

展望2023年,香港金融市场无论是传统市场的规模扩大,还是制度及产品的创新方面,都非常值得期待。

市场表现2022:融资额全球第四2023:整体表现将更好

2022年,全球政治、经济诸多不确定因素令全球股市大幅波动, 港股也不例外。

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恒生指数跌跌不休, 2022年10月31日跌至14597.31点,创次贷危机以来的新低,较年初开盘下跌近1万点。随后,随着2022年11月以来疫情管控放松、地产流动性支持等各类政策放松的刺激,港股开启了一轮底部估值修复的大反弹。

展望2023年,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跨境投行业务线董事及主管朱江认为,市场普遍预计2023年下半年后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甚至降息,届时海外流动性的恢复也有望推动港股估值的进一步抬升。与此同时,从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引来看,中国将转入新的扩张周期。股市、经济、人民币汇率均在23年有较大概率走强,港股有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2023年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IPO

2022:融资额全球第四

2023:整体表现将更好

港交所日前表示,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因素令全球首次公开招股(IPO)市场活动减少,但香港市场较国外其他市场仍展现韧力,上市集资活动于下半年呈现反弹趋势。截至11月30日,香港交易所共有69只新股上市,集资额达878亿元,其中42只新股于下半年上市,数目几乎是上半年的两倍。今年共有51只来自新经济行业的新股,占期内集资额的72.7%。

根据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前景展望》报告,香港全年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创过去10年以来的低位,2022年预计共发行82只新股,融资合计1020亿港元。相较2021年(97只新股,融资3314亿港元),新股数量下跌15%,融资总额减少69%。不过,港交所IPO融资额凭借中国中免和天齐锂业两只超大型新股在全球交易所中位列第四。


展望2023年,德勤预计,香港将会有110只新股融资约2,300亿港元;并预计更多内地企业将会以H股形式于香港上市,很多企业将成为A+H上市公司。如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交易柜台、将在香港上市的海外公司纳入港股通和FINI的监管改革将有助支持“双币双股”和海外企业及特专科技公司于年内在香港上市,并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由于这些崭新、利好发展在推动与刺激经济及商务活动需要时间,我们预期香港新股市场明年年初的表现将放缓,但是市场的动力随后将会增强,因此我们确信香港新股市场于2023年整体表现将会更理想,并会继续突显作为内地连接全球或全球联系内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朱江建议,香港未来一年应当重点提升市场流动性,包括在交易制度上加强与境内互联互通以吸引北水,尽快推出专特科技上市新规(18C),在上市制度上更新完善以吸引国内外资本。

衍生品

2022:人民币期货日成交升68%

2023:发展成亚洲风险管理中心

香港拥有亚洲首屈一指的衍生品交易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022年,香港衍生产品成交量依然维持强劲增长,期货日均成交及衍生产品市场多项产品刷新了记录。港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前十一个月,期货及期权平均每日成交量较去年同期上升9%,达到逾12.96万张合约,其中最受欢迎的人民币货币期货平均每日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劲升68%,达到近1.85万张合约。

2022年,香港衍生产品多样性进一步丰富。8月,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衍生权证在港交所上市,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离岸A股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11月,港交所推出恒生科技指数期货期权,并对现有恒生科技指数衍生产品进行多项优化。根据香港证监会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受该会认可非上市结构性投资产品按年大增60.3%,达234只。

2022年,香港衍生品机制也在不断拓宽。7月,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使得境内外投资者可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机构连接,参与两地利率互换市场。

展望未来,港交所表示,正在进行国债期货以及人民币交易柜台做市商机制的筹备工作,有望在2023年陆续推出。港交所CEO欧冠升表示,从长远来看,随着香港发展成为亚洲的风险管理中心,提供越来越多的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以及衍生品交易在中国的广泛应用,香港固定收益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上市制度

2022:改革稳步推进

2023:上半年推18C

尽管IPO市场今年表现差强人意,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却从未停歇。

1月1日,香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上市机制正式推出。3月18日,香港首家SPAC 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截至目前,已有14家公司递交了申请,其中4家已完成上市。

SPAC是一种空壳公司,其IPO目的是在上市后一段预设时间内(港交所规定是36个月) ,通过兼并收购将优质资产注入,成为普通上市公司,SPAC的生命周期也会同时结束。若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并,港交所会将其除牌,SPAC需要进行清算并将集资所得的全数加上应计利息按比例退还给股东。

香港已上市及拟上市SPAC的法定代表人包括一众重量级私募股权投资人及企业家,包括:知名运动员企业家李宁,春华合伙人及创始成员陈桐,香港金管局原行政总裁、渣打银行原亚洲区副主席陈德霖,弘毅董事长赵令欢,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及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原执行副总裁卫哲等。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他们会将哪些资产装入他们旗下的SPAC中,值得期待。

10月19日,香港联交所刊发《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建议扩大香港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18C),并就此征询公众意见。这是2022年香港上市制度改革最重大的事件。

展望2023年,朱江表示,根据我们的了解,18C将很有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若最终通过,对于香港金融市场影响重大。2018年,港交所做出的生物科技改革就曾引发相关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此次进一步改革吸引全球优秀的前沿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一方面能够有效支持科技企业获得融资,加快金融与科技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新增的上市公司种类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增大投资范围。此举对于提升港交所的竞争力与市场吸引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12月16日,香港联交所刊发有关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咨询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简化文件呈交流程,以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简化《上市规则》附录。

资产管理

2022:有限合伙基金数量大增

2023: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首选的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2022年,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地位也不断强化。

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制度(LPF)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于2020年8月正式推出后发展迅速。根据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两年间已有近600个LPF在港注册,LPF发展日益蓬勃。

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也不遗余力地与内地监管部门合作,以强化香港作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9月,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十八条》”),从拓宽投资范围、简化申请流程、增强跨境调拨资金灵活度等多方面入手,推进香港 LPF 与前海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QFLP)试点机制对接,并促进深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联动发展。

香港金融发展局发表的《巩固香港作为亚洲优秀私人财富管理枢纽的地位》的研究报告中表示,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21年6月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预测中预测,到2023年,以管理资产规模计算,香港将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且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9%。

香港有限合伙基金协会创会会长、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香港基金业务主管江竞竞对本报记者表示,他对香港基金行业以及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特区政府继续优化现有的制度和推出更多直接或间接推动香港基金及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政策,步入2023年,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必将迎来新的一轮增长。

绿色金融

2022:创新多管齐下  规模稳步增长

2023:离岸绿色金融市场地位更凸显

香港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与业界持续多管齐下,推动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

创新方面,3月23日,香港交易所迎来首只碳期货ETF——中金碳期货ETF上市。5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行首批200亿港元的绿色零售债券。10月28日,港交所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交易平台推出,交易可以港币计价同时亦可以人民币计价。

规模方面,香港ESG基金规模2022年稳步增长。根据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数据,截至9月30日,共有154只获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较去年同期在增长了61%,其中包括7只ETF,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241亿美元(折合约9679亿港元)。截至今年10月底,特区政府已向超过160笔在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工具,批出近1.5亿港元资助。

制度建设方面,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于8月发布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议程》,明确未来将继续通过改善资讯质量、增加透明度、建立投资者信心,支持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推动经济体系的进一步绿化,且该会也正与港交所合作,以制订一套适用于香港上市公司及旨在遵照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所订的全球基准性准则的气候汇报框架。

展望未来,港交所称会继续积极拓展碳交易生态圈,包括扩容产品服务、改善交易机制和基础设施,并探索制定适用于香港的相关标准、带动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致力将香港发展为领先的国际碳交易中心。

展望2023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常青ESG研究组联席董事贾菁薇表示,2023年香港离岸市场上的贴标债券(ESG-labelled bond)市场会在中国发行人的推动下继续快速发展,发行人种类呈现多元性。中欧共同分类目录(EU-China Common Ground taxonomy)有望在2023年完善,获得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与认可,可以逐渐帮助中资发行人在香港离岸绿债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和获得更多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贴标债券的关注。全国碳市场日益成熟,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CCER)在2023年有可能推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参与碳金融产品交易,在创建大湾区碳市场自愿减排体系中会扮演重要角色。

金融科技

2022:虚拟资产宣言发布

2023:金融科技再创高峰

10月31日,香港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宣言》”)。宣言由发出,《宣言》表示,香港证监会将就新发牌制度下零售投资者可买卖虚拟资产的适当程度展开公众谘询;对于在香港引入虚拟资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香港政府抱持欢迎态度;香港政府和监管机构正研究推出下列试验计划,以测试虚拟资产带来的技术效益,并尝试把有关技术进一步应用于金融市场。这些试验计划包括为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发行非同质化代币(NFT)、绿色债券代币化及数码港元。

12月16日,香港交易所迎来亚洲首批加密资产ETF——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ETF及南方东英以太币期货ETF。

香港监管机构对待虚拟资产态度仍旧审慎。香港证监会于12月13日发布公告表示,虚拟资产平台向香港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存款”、“储蓄”、“收益”或“质押”服务(虚拟资产安排)的情况仍续见盛行,故再次提醒投资者注意与虚拟资产安排相关的风险,并藉此机会提醒业界在向香港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安排时,务须注意潜在的法律规定。

对于香港政府监管层面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进一步创新的地方,南方东英表示,香港在《宣言》中已经明确表达了对虚拟资产的开放态度以及务实的发展策略。相信香港政府会像宣言中提到的那样,在法律和监管制度上考虑到虚拟资产不断演变的性质和创新模式,提供虚拟资产得以可持续和负责的便利发展环境。香港政府在宣言中也明确表达了,一方面让虚拟资产创新能够在香港可持续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确保能按照国际标准缓减和管理在金融稳定、消费者保障和打击洗钱以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方面所造成的实际和潜在风险。

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近期事件及市场发展显示,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有着实际和明显的影响,此发展趋势已无可避免。然而,市场上大部分讨论往往集中于仅构成 1 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如比特币及以太币等。但其实,香港特区政府的着眼点不在于此,而是在价值数百万亿美元的资产代币化市场,怎样把庞大的传统资产代币化才是香港虚拟资产行业最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香港是中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即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城市之一,除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外,也积极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多国央行共同探法定数字货币的跨境应用。8月15日至9月23日期间,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阿联酋和泰国的20家商业银行代表其企业客户使用各自中央银行在数字货币桥平台上发行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进行了支付、外汇交易(FX)及同步交收(PvP)等交易。进行超过160宗支付及外汇交易,总额逾2200万美元。相信在新的一年,数字货币桥项目将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和Web3等核心技术突破,是促进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香港两大旗舰创新科技机构均已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新举措将为创科发展注入动力,包括金融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香港已作好准备,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再创高峰。


商务广告咨询请添加微信:1292496908

版权声明: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boss@zypos.cn删除

Copyright © 2024 环球时贷-新闻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33108号 邮箱:boss@zypos.cn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