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危机魔咒
信用卡的危机魔咒
信用卡的危机魔咒
银行的脸,说变就变。
曾几何时,信用卡凭借其自身的便捷性、高额度、低利率、广权益,甚至博得了“花呗一代”的青睐,不少人选择“每个月的工资扣除固定房租支出后,储蓄或者投资生息,日常消费就靠信用卡,从中可以赚取微薄的息差”。虽然不多,但对于“1000元的衣服可以买,5元的邮费绝不能忍”的年轻人来说,再少也是钱,说不定就是赚出一杯奶茶的钱,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但是好景不长,信用卡在经历了野蛮扩张期,增量放缓,不良率上升,特别是在经历了2020年一季度疫情的冲击后,一批用户无法正常还贷,即便信用卡在各家银行业务中占比很小,银行仍然承压不小。
信用卡似乎不那么香了:银行开始大面积降额限消,积分权益被砍的稀碎,各大投诉网站上用户怨声载道,声称自己的权益受损。那么,银行为何突然变脸?
增量放缓,不良率上升
世界第一张信用卡的出现,距今已超过60年;中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是中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具有信用卡的特点)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46亿张,同比增长8.78%;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同比增长8.36%。
“合计7.46亿张”、“人均0.53张”,单看这两个数据,其实没有多少概念,将时间轴延长至2011年,回顾近10年中国信用卡的发展情况,端倪可见。
可以发现:2011-2014年可以称为信用卡的“疯狂扩张期”,信用卡发卡量平均环比增幅4.31%;2015-2017是信
7万亿元,同比增幅1.15%,为近10年单季度增幅最低点;同时,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18.75亿元,同比增幅23.71%,创近10年单季度增幅历史新高,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7%,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同创近10年单季度历史新高。
期半年未偿贷款总额增速、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比双双显著提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信用卡面临的“增速放缓、不良率上升”的窘境。
窘境的出现,有其必然之处。
除了疫情的影响,还有一个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银行信用卡中心其实都是门儿清的,但是初期为了发展,对于‘黑产’都是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
时候了。
银行“变脸”,监管提示
陈嘉宁认为压。
据广东银保监局官网最新披露的信息,在7月16日和17日,连续2天公布2起针对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违规的处罚,也就是风险控制不到位,广发银行合计领到400万元的罚款,让整个银行业的信用卡业务为之一怔。
监管带头规范信用卡市场,银行们自然不敢怠慢,广发、平安、中信、兴业、浦发、招行、交通纷纷开始加紧风控升级。
首先是限制消费。
即银行根据持卡人的资金状况、还款及逾期情况,调整持卡人信用卡的额度,从源头“掐死”风险发生的可能;对于风险较高的持卡人,银行甚至可以直接关掉其信用卡。
客观来看,银行的这种限制消费的举措,是正常的风控措施。因为信用卡本身就是以持卡人自身的信用为基础,当持卡人信用不佳,使得银行单方面承担风险较大,同时也破坏了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契约,银行是有权利采取适当行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免受侵害的。
所以,当自己的信用卡被突然限制消费的时候,首先看一下自己是否按期还款,是否存在逾期行为。
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有用户反馈,“本人是广发信用卡多年的老用户,办理财智金都正常还款,最近一年多信用卡无法分期付款,有商户消费限制,望广发银行能解除限制。”“老用户”、“正常还款”但仍旧被限制消费,甚至信用卡无法进行分期还款。
很多消费者甚至抱怨,信用卡越来越没意思了,变得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用户反映属实,广发银行的做法实属欠妥,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对少数投机倒把之人固然简单凑效,但无形中却伤害了多数遵纪守法之人。银行需要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行区别对待,切实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还有就是信用卡的积分权益大幅“缩水”。
近期,“发卡先锋”广发、民生、兴业、华夏、中信等股份制银行重拳出击,开始调整信用卡积分累积方式,导致持卡人信用卡积分权益大幅“跳水”。
7月13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宣布调整积分规则;广发信用卡将102.69万户商户列入不累积积分名单;民生信用卡宣布取消拉卡拉等1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累积积分;城商行中,重庆银行刷卡交易积分累积缩水10倍,现在需要用以前10倍的积分,才能兑换同等的商品,积分的性价比骤降。
信用卡“黑产”既可以套取现金,也可以套取积分,用于换购商品,积分在其中扮演了部分“货币”的角色。
限制消费,主要是防止进行信用卡套现,降低损失概率和程度;而砍掉信用卡的积分权益,则是堵住投机者套取积分的路子,双管齐下,市场反应还是很迅速的。
监管除了对部分信用卡业务存在违规的银行进行处罚,也不忘对持卡人进行提示。6月30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费提示》,提醒持卡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信用卡合规的重点
针对信用卡市场上存在的套现行为,通过限制消费与降低权益积分,是否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至少公众从表面来看是“直达病痛”,出问题的是持卡人,对其采取限制措施,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平安银行杭州分行总经理吕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吕莹认为,如果要考虑信用卡的合规与严控与否,是要看收单输出端严不严格,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松的。很多银行还是以外包形式做收单,存在很大风险空间,在包装和对行业选择方面存在很大漏洞。
对于套现这种行为,吕莹表示,银行是不会去人为干涉,都是电脑甄别,已经实现自动流程化。银行采取的措施,限制消费也好,降低权益积分也罢,更多的是给人行银监来看,自己在信用卡风险把控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那么,银行如果想要真正去降低信用卡风险,注意力就不应该仅仅聚焦在持卡人身上,还是要从收单侧机构入手,没有“助纣者”,何来风险。
但这就涉及到银行愿不愿意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持卡人,从心底里是希望监管机构和京东金融的白条、金条,以及各种物美价廉的消费金融产品。
“现在你不理不睬,以后让你高攀不起”,等到那个时候,银行势必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重获他们的信任。
信用卡的危机魔咒,何时可以真正破除?
商务广告咨询请添加微信:1292496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