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中报观察:信用卡将迎“存量时代”
发卡量放缓、不良率抬升、贷款余额下滑……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银行信用卡业务遭遇明显挑战。疫情的不确定性,叠加国际局势变化,给稳增长带来了压力,信用卡业务全面进入新常态。多重压力下,银行正转变经营思路,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信用卡精细化运营将成为破局关键。
发卡量增速放缓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发现,上半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明显放缓,不少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下滑。
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累计发卡1.64亿张,位居行业第一,发卡量较上年末增长0.61%,去年同期增速为1.83%;招商银行流通卡1.046亿张,较上年末增长2.16%,去年同期增速为2.28%;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1.034亿张,较上年末增长2.07%,去年同期增速为4.55%;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7088.1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去年同期增速为3.6%。同时,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均有所下滑。
近两年,这一趋势越发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储蓄卡)累计发卡92.5亿张,当年新增2.7亿张,较2020年增长3%,增速放缓。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信用卡在目标城镇人群的渗透率已近饱和,叠加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带来的冲击,靠新增发卡推动市场增长的潜力有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万亿元,同比下降0.7%。“当前,我国仍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居民收入不稳定,消费意愿下降。同时,居民部门杠杆率居于高位,信用卡消费受到抑制。”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业务人士坦言。
和,该通知倒逼银行改变过去偏重发卡的粗放经营方式,要重视存量市场挖掘,向精细化经营转变。这将对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产生影响,未来,行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
资产质量整体可控
上半年,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明显承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均不同程度上行。
国有大行中,除中国银行信用卡“减值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外,其余5家国有大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其中,交通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2.66%,为国有大行中最高,较上年末增加0.46个百分点。工商银行次之,不良率为2.24%。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67%,较上年末增加0.02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2.15%,较上年末增加0.04个百分点;民生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为股份行最高,达2.95%,与上年末持平。
其他披露相关指标的中小银行中,上海银行、南京银行、中原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分别为1.94%、2.33%、2.56%,较上年分别增加0.29个、0.53个、0.46个百分点。
不过,除疫情等外部因素导致信用卡资产质量承压外,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也与部分银行的认定标准趋严有关。招商银行副行长朱江涛表示,上半年,该行进一步加强管控资产质量,从严收紧分类标准,将逾期60天以上列入不良贷款,信用卡逾期时点的认定按监管要求调整到位,零售端各级贷款分类标准也进一步收紧和调整。
随着经济企稳预期回升及银行强化信用卡风控,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信用卡资产质量将保持平稳。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受消费市场形势影响,信用卡业务发展遇到困难。下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消费市场有望回暖。
环比指标显示,6月末,不少银行信用好转和生产恢复常态,预计到年末,不良率将进一步下降。
精细化运营成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发卡增速放缓、风控趋严以及监管整改要求的明确,信用卡市场将逐渐进入“存量时代”。通过金融科技等手段拓展细分客群,提升智能服务水平和风控水平,开展精细化运营,将成为行业未来的制胜关键。
“当前,信用卡行业拓客难度越来越大。想要突破发展,就要放弃单纯追求发卡量的片面目标,发掘新的持续活跃的客群。”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指出。
目前,广发银行将优化客群结构作为重要战略支点。一方面,加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经营客户资源,挖掘交叉营销的潜力业务空间;另一方面,全方位探寻95后“花、存、贷”需求和潜力,不断丰富场景获客范围,利用新技术工具布局优质拓客营销场景。
光大银行也在加强年轻及高消费客群引入,强化客户用卡促销活动。同时,完善分期业务管理体系,系统性优化分期业务;提高科技响应效率;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流程服务机制。报告期内,该行线上交易同比增长38.33%,逾期率、不良率均比上年末下降。
从行业实践看,相关举措成效正在显现。平安银行通过持续深化平安口袋银行APP智能化平台布局,提升“。
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表示,信用卡贷款等零售资产是招行资产端压舱石之一。两年前,招行就在信用卡业务方面优化客户结构,夯实客群基础。目前,招行信用卡交易额在市场上保持领先,信用卡资产质量较优。
商务广告咨询请添加微信:1292496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