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电池,能否让小鹏汽车越过寒冬?
本文源自:财华社
01自研电池之外因
小鹏汽车的冬天是由外围不确定性增加引发的。
在2020-2021年的时候,人们总是拿小鹏汽车与同一起跑线的蔚来、理想,甚至是大鲶鱼特斯拉作比较,那时候的小鹏汽车风头正劲。
但到了2022年,借助孵化的新能源品牌,传统车企翻身很快,堪称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层面戏剧性的一幕。
以华为作主角、赛力斯为配角的问界汽车也如同一匹黑马,后来居上,反超蔚小理,盘踞成一方诸侯。
外围角度看,小鹏的竞争对手异军突起,数量比之前要多了,而且都是劲敌,重重包围之下,小鹏的存在感变弱了。或许真相是,小鹏没有变弱,而是对手变强了,小鹏相对的变弱了。
从这一点来看,小鹏确实有自研电池的必要性。只有上游供应链的短板都补齐了,才能让产能落到实处,才能化解外围危机。有人会反驳说,电池靠外供难道不够用吗?
但去宁化并非是单纯的寻找替代,因为即使摆脱了宁德时代,扶持起来的电池厂商会不会成为第二家宁德时代呢?
综上,与电池厂商博弈的被动局面迫使小鹏自研电池谋求出路,这是外因。
02自研电池之内因
小鹏自研电池的内因则是基于汽车产品层面以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李斌之前说过,汽车厂商做电池是正确的战略。也有人说,自动驾驶是汽车的灵魂,不能拱手让外人参与,动力电池又何尝不是汽车的灵魂呢?
相比电池厂商,车企更清楚自家的汽车应该配备怎样的电池,以实现不同性价比的车型,把生产线与技术攥在自己手中,总比外购电池要来的稳妥一些。
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的综合毛利率为10.9%,汽车利润率为9.1%,而且这两个指标同比与环比均是下滑的。
一方面,小鹏从提高单价入手,为此推出了高端车型G9;另一方面,从自研三电一芯核心零部件着手,启动了自研电池与芯片,电机方面官方透露已经实现自研自制。
03自研电池道阻且长
自研电池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在整车板块造血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做好外部融资的打算。
我们可以从股权架构上的捕捉到一些端倪。
另外,在产品层面也有会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车型的中高端定位有关。比如,小鹏自研电池极有可能是主打磷酸铁锂电池,而蔚来则可能主打三元高镍电池。
不管怎样,车企自研电池的浪潮正在形成之中,小鹏不会是最后一家。
商务广告咨询请添加微信:1292496908